top of page

Microsoft 支援 Google A2A,打造跨平台 AI Agent 協作

  • 作家相片: 庭妤 郭
    庭妤 郭
  • 5月8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Microsoft 支援 Google 推出的 Agent2Agent 協議,推動 AI Agent 跨平台、多雲協作。本篇文章帶大家深入解析 A2A 是什麼及其在企業 AI 應用中的關鍵角色。

Agent2Agent

AI 技術正快速邁向「AI Agent」的新階段。繼 Google 於 4 月初推出開放代理人通訊協議 Agent2Agent(A2A) 後,Microsoft 也正式宣布支援該協議,並將其整合至 Azure AI Foundry 與 Copilot Studio,以加速企業級 AI 代理人之間的跨平台合作與互操作性。

同時,微軟也加入 A2A 的 GitHub 工作小組,表示將積極參與該協議的設計、維護與工具開發,展現對開放生態的重視。


目錄

🔍 什麼是 Agent2Agent(A2A)?

A2A 是一套開放協議,由 Google 發起,目的是讓不同平台、應用程式、雲服務中的 AI 代理人可以彼此溝通、協作與分工。

A2A 協議提供以下功能:

  • 代理人之間交換任務目標與狀態

  • 跨雲端、跨工具、跨模型呼叫彼此的行動(Actions)

  • 確保資料傳輸的安全性與治理

  • 提供開發者可互通的元件模組,降低整合成本

這意味著未來不論代理人是由哪家廠商訓練、在哪個雲端平台部署,只要遵循 A2A 協議,就能在同一流程中分工合作,實現真正的「多智能體協作系統」。


🧠 微軟為何導入 A2A?對 Azure 與 Copilot 有何意義?

Microsoft 表示,他們的目標是打造「協作性、可觀測、且自我調整」的新一代軟體,而開放代理通訊協議正是關鍵基石。

A2A 導入後的具體應用場景包括:

  • Copilot 可委派任務給其他非微軟平台上的代理人,例如請 Google 代理人協助撰寫 email、回報任務狀態

  • Azure AI Foundry 中開發的代理人 可與第三方工具(如內部系統、SaaS 應用、外部模型)共同構成完整流程

  • 多代理協作流程可維持治理與 SLA 要求,更適用於企業級部署與上線環境

Microsoft 強調:「未來的 AI 代理人不會只存在於單一應用或雲端,而是橫跨模型、平台與生態系,在工作流程中無縫運作。」


📊 市場潛力:AI 代理人正快速崛起

根據 KPMG 的調查,已有 65% 的企業正在試驗 AI Agent 技術。這些企業希望透過代理人分擔多步驟任務、強化自動化與提升決策效率。

市場研究機構 Markets and Markets 預測,AI Agent 市場將從 2025 年的 78.4 億美元,成長至 2030 年的 526.2 億美元,成為 AI 發展的下一個爆發點。

除了 A2A,Microsoft 也在近期導入了另一套開放標準 MCP(Model Connector Protocol),該協議由 Anthropic 推出,專為 AI 模型與內部系統之間的安全連接而設計。目前 Google 與 OpenAI 也已宣布支援 MCP,顯示業界正集體朝向「開放協議、生態互通」的方向前進。


✅ 重點整理:Agent2Agent (A2A) 是什麼?

項目

說明

名稱

Agent2Agent(A2A)

發起者

Google

目標

打造跨平台、跨模型的 AI 代理人互通協議

功能

任務交換、行動調用、安全傳輸、模組重用

Microsoft 應用

將導入 Azure AI Foundry 與 Copilot Studio

業界趨勢

推動 AI Agent 生態標準化與合作生態

結語

透過擁抱 A2A,Microsoft 不僅為自家平台注入更高的彈性與連接力,也展現了 AI 領域「代理人協作化、標準化、平台化」的未來願景。對開發者而言,這將是構建複雜 AI 系統與企業級應用流程的重要基石。

是否想要試著打造自己的 AI 代理人?現在,可能正是最好的時機。


🔗 參考來源:本篇內容參考自 Microsoft adopts Google’s standard for linking up AI Agents – TechCrunch(作者:Kyle Wiggers,2025 年 5 月 7 日),並經重新編寫與整理以提供中文讀者更易理解的版本。

​文章分類
熱門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