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Google 傳推 AI Agent 工具,加入 Pinterest 式視覺功能

  • 作家相片: 庭妤 郭
    庭妤 郭
  • 5月15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Google 傳將在 I/O 發表結合 Gemini 與視覺功能的 AI 智能體,對標 Pinterest,強化搜尋靈感探索。Microsoft 也支援 A2A 協議,推動跨平台 AI 智能體協作,開啟多模態搜尋新時代。


AI 搜尋體驗正快速邁向「智能體化」與「多模態互動」。根據《The Information》報導,Google 正在內部測試一款結合視覺化設計與 AI 智能回應的新型工具,並預計將於下週的年度大會上正式發表。這項技術若落地,有望成為 Pinterest 等平台的潛在競爭對手,並進一步重塑搜尋產業的使用體驗。

AI Agent
圖片來源:Generated by AI

目錄

AI 搜尋體驗升級:從文字輸入走向視覺導向與主動引導

Google 這項 AI 智能體工具的介面與功能據傳類似 Pinterest,用戶在搜尋時,不僅能透過文字獲得回應,更會看到一系列具有視覺啟發性的圖片與建議。這項功能特別針對「生活風格導向」主題而設計,例如:時尚穿搭、室內設計、旅遊規劃、靈感探索等,讓搜尋過程更具沉浸感與互動性。

這不僅是技術進化,更是搜尋邏輯的轉變。傳統搜尋依賴關鍵字回傳結果,而 AI 智能體的出現,則是以「理解意圖」與「主動輔助」為導向,為使用者提供更完整的探索體驗。


Google I/O 登場在即,Gemini AI 將與 XR 裝置整合展示

這款智能體預計將於下週 Google 兩場重要年度活動之一亮相,分別是:

  • Google I/O 開發者大會:聚焦於 AI 模型、多模態技術與雲端基礎設施,吸引全球開發者關注。

  • Google Marketing Live:著重廣告、數據、生成式內容在商業應用上的整合與創新。

報導同時指出,Google 正測試透過 Gemini AI 提供語音互動功能,並應用於即將推出的 XR(延展實境)裝置。這意味著,未來的 AI 智能體將不再只侷限於鍵盤輸入與網頁互動,而是能夠透過語音指令與 AR/VR 裝置協同運作,成為真正「伴隨式」的數位助理。


Microsoft 支援 Google A2A 協議,AI Agent邁向跨平台整合

除了 Google 本身的發展,AI 智能體的跨平台合作也逐步成形。Microsoft 近日宣布,將支援 Google 在 4 月釋出的 Agent2Agent(A2A)開放通訊協議,並整合進旗下的 Azure AI Foundry 與 Copilot Studio 平台中。

A2A 協議的出現,目的是解決不同 AI 系統之間「無法溝通」的障礙。透過這項標準,各家 AI 智能體將可在不同應用、平台、雲端服務間互相傳遞任務與資訊,提升企業部署 AI 流程的彈性與協作效率。

Microsoft 表示,已加入 A2A 的 GitHub 工作小組,參與其設計與維護,並將協助開發相關工具。這也凸顯了產業對「開放生態系統」的重視與共識。


Bing Search API 將下線,AI 驅動的搜尋方式成為新主流

AI 智能體的興起,也促使傳統搜尋服務進行結構性調整。Microsoft 宣布,將於 2025 年 8 月正式停用 Bing Search API(F1 與 S1–S9 以及 Custom Search F0–S4 資源),影響目前仍依賴這些 API 的合作夥伴與開發者。

作為替代方案,Microsoft 推出「Grounding with Bing Search」功能,讓 Azure AI Agents 可即時存取公開網頁的資料內容,並導入生成式 AI 模型進行回應生成。這也說明 AI 搜尋的本質已由「資料抓取」演進為「理解需求 + 主動組合資訊」。


小結:AI 搜尋邁向 Agent 化、視覺化、多模態整合的全新時代

從 Gemini 到 A2A,從 Pinterest 式互動介面到 XR 整合應用,Google 與 Microsoft 的最新動向清楚展現:AI 搜尋體驗正快速進化為智能體導向的整合系統。這不僅影響開發者與企業導入 AI 的方式,也將深刻改變用戶與資訊互動的習慣。

下週 Google I/O 將是全球 AI 開發者的重要觀察指標,預料除了 Gemini 外,更多智能體平台與 API 將登場,為下一階段 AI 生態定下新標準。


🔗 參考來源:本篇內容參考自 Google to unveil AI agent for developers at I/O, expand Gemini integration(作者:Prasanth Aby Thomas,2025 年 5 月 13 日),並經重新編寫與整理以提供中文讀者更易理解的版本。

Comments


​文章分類
熱門標籤
bottom of page